水产养殖用药"十看",您了解了么!凭“蛮”用药是悲剧,凭“看”用药是喜剧! 养殖用药你可以不盲从,可以不从众,可以独树一帜,可以任性,但是不可以没有依据的蛮干。 有经验的养殖户,用药总是可以那么恰到好处,依据的是他们在养殖中日积月累的用药“十看”。 1、看季节 4~9是养殖体生长的高峰期,也是发病高峰期,我们一方面在想方设法的提高养殖体的生长速度,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。因此4~9月每月预防工作要做到1~2次。 2、看病情 病情较轻或预防用药,可用剂量的下限,病情较重或治疗用药,要用剂量的上限并适当加量。几种病并发时,采取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,对于已经失去摄食能力的,内服方法难以治疗,则采取外用为主。 3、看病因 根据发病的周期性来分析和判断病因,对症下药。如随意用药,会延误治疗时间,加重水体污染,使病情恶化。 4、看水质 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效果,常常受水中各种因素影响,一般水中有机物越多,水温越低,酸碱度值越高,药物毒性就越小,安全系数也越高,反之,水温越高,有机质越少,酸碱度值越小,药物毒性就越大,安全系数也越低了,也就是用药力量要稍微小一些了。 5、看药物 现在鱼药种类很多,但可以分为两大类,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。植物性的如大蒜素、大黄等,消毒类的有碘等,人工合成有高锰酸钾、漂白粉等。养殖户要对药物的性能有所了解,质量要有保证。如漂白粉容易受潮分解,有效氯含量会受影响等。有些养殖户认为过期药物加倍使用也是一样的有效的,殊不知,这样用药很多药物有效成分已经分解了,而有毒物质增加了,往往容易造成养殖体中毒死亡。 6、看时机 有些甲壳类的水产品,比如小龙虾、螃蟹等,在脱壳高峰期一般不用药,尤其是硫酸铜等对甲壳类根本不能用,在水温28℃以上时,不能用三氯类药物进行水体消毒,否则容易引起甲壳类大量死亡。 7、看用量 外用泼洒药物,按照整个用药水体容积计算用药量,先将药物溶解于少量水中,使其均匀溶解后不断加水稀释,全池泼洒。内服拌饵,也是将药物均匀混入饵料中投喂。 8、看用法 一般外用泼洒药物时,先喂食,再泼药。养殖体在缺氧刚结束时,不要全池泼洒药物(增氧粉之类的除外),否则会引起养殖体大量死亡。如用过浸泡法浸泡养殖体后的药物,不能倒入池中。 9、看时间 用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~10点或下午4~5点用药,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。但阴天最好在中午12~13点用药(增氧类除外)。 10、看疗效 用药24小时内,要随时观察养殖体的动态,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加新水抢救,若用药4~6天内养殖体死亡数量仍然保持甚至超过用药前的数量,说明用药无效,要分析原因,继续治疗。 科学选用药物,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疾病,而且不少药物对养殖体有调节代谢、促进生长、改善消化吸收、协调体内机制,以及提高饵料系数、提高肥效等作用。
潍坊金博水产药业有限公司(电话18263668575)是一家以水产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,主营水产渔药,水产杀菌药,水产养殖用药,水产养殖药品,水产药招商代理,欢迎和我们一起携手创造美好的明天